心系百姓 情牽民生 建設大美幸福新臨渭 ——訪渭南市臨渭區區長郭柱國 編輯:趙紀勝 作為渭南中心城區,臨渭區在城市建管、民生工程以及深化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諸多亮點。為此,記者專訪了臨渭區區長郭柱國。 記者:請您圍繞年初的向人民承諾談談,臨渭區2015年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郭柱國: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們圍繞建設“宜居宜游、富美臨渭”,主動適應新常態,千方百計促發展,全力以赴抓落實,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轄區生產總值實現252億元,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58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5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75.5億元;城鎮居民收入達到33000元,增長12%;農村居民收入達到10000元,增長13%。在全市季度考核講評中,我區共獲得10個紅牌表彰,紅牌總數排名全市第一。 記者:臨渭區2015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穩定增長。請您介紹一下,臨渭區主要抓好了哪些重點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郭柱國:2015年,我們堅持城鄉統籌,以棚戶區改造為抓手統攬城市工作,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統攬農村工作,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亮點紛呈。一是棚改方面,81個城建城改項目完成投資80億元,爭取政策性貸款41億元,老貨運站片區建設了西華街,老城區育紅街建成通車,秦代文化遺址公園建成開放,在全市綜合觀摩中排名第一。二是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投資1億多元,實施農村凈、綠、亮、美工程,建成了渭陽路、雙官路兩條景觀大道,打造了36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在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觀摩中排名第一。三是旅游發展方面,渭南葡萄產業園、老街美食文化城、必捷滑雪場成為休閑旅游熱點,渭南老街成功創建3A級景區,“三賢故里一日游”線路全面啟動,在全市旅游產業發展觀摩中排名第一。四是城市創建方面,投資2100多萬元,新購置降霾車等大型環衛車37輛,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3%,市容市貌更加整潔有序,“國衛”鞏固通過復審驗收。五是園區建設方面,現代農業園區達到36個,“臨渭葡萄”榮獲“中國果品區域品牌50強”,我區榮獲“中國優質水果十強縣”。“雙創園”和電子商務園建成運營,入駐工商企業513戶、電商企業39戶,“雙創園”建設經驗在全市交流推廣。六是生態環境方面,秦東大地園林化造林4.5萬畝,建成了1.6公里渭河灘地牡丹長廊,全區林木覆蓋率達29.3%。污染減排任務全面完成,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63天,超目標任務30天。 記者:請您談談2015年民生工作情況?2016年,臨渭區在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新的計劃? 郭柱國:去年,我們堅持民生優先,投資18億元,實施了214個民生項目。育紅初中遷建項目基本竣工,城區3所新建學校開工建設。市二院搬遷門診樓完成裝修,中醫醫院遷建啟動實施。新開工保障房1.2萬套,分配入住2516套。改建了3條20公里區級公路,加寬通村公路160公里。清淤排堿溝45公里,解決了8.7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社區服務站2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3個,47個社區實現“一站式”服務。實施整村推進、產業扶貧、移民搬遷、社會扶貧等工程,184戶貧困群眾搬出山區,2.5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16年我們將圍繞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干好教育發展、公共衛生\文化體育、就業社保、社區服務等五項民生工程。同時,辦好十件惠民實事。一是投資2.84億元,建成人和小學、沋西小學、雙王初中;二是投資6億元,遷建區中醫醫院,建設市二院住院樓;三是投資3億元,建設集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為一體的公共文化中心;四是投資1.9億元,實施豐原路城區段拓寬改造工程;五是投資4億元,啟動渭南至橋南21公里二級景觀公路建設,建成張嶺至軍博園、關中環線至桃花園景觀大道;六是投資7140萬元,建設東關水庫和18處供水工程,解決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七是投資5.3億元,開建創新創業基地移民安置社區,建設安置房1300套;八是投資1000萬元,實施背街小巷環境提升工程;九是投資1156萬元,新購置36輛環衛作業車;十是投資3188萬元,實施“智慧城市”電子眼工程,新裝759個視頻監控,新建9個視頻分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