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里研究院公布的“阿里農產品電商白皮書(2014)”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農產品銷售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中,西部只有三個城市上榜,昆明排名北上廣杭之后列第5位,成都排名第12位,烏魯木齊則是第18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了西部農村電商發展的滯后。 從各西部地方對“十三五”規劃的定調來分析,筆者認為未來農村電商將會逐漸得到西部地方部門的重視。不過,“西部農村電商像一塊大蛋糕,但至今尚未找到最合適的切法。”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說。由于農產品的生產受季節影響、物流需要特殊的冷鏈保鮮等特殊的條件,使得農村電商基于這些因素需要考慮更適合的電商模式。 西部農村電商的發展之路尚且處于探索中。據筆者個人了解,如果要嘗試各種模式的電商業務,一個基本的切入點就是需要自己有電商平臺的源碼,或者自己具有開發電商平臺的團隊。由于沒必要自行去開發一套平臺,市面上的網絡公司還是有一些會提供源碼。只是平臺源碼的價格大多都不低,像稍微大型的網絡公司一套源碼都是幾十萬起。筆者知道的一些網絡公司提供源碼,比如四川的成都網亞科技有限公司,他們有套B2B2C多模式的商城系統,基于.NET開發,性能穩定,還帶有手機版。據他們公司提供的信息,這套商城系統的源碼價格在十萬以下。 電商應具有自己的品牌特色,避免平臺系統的同質化。據統計顯示,目前西部電商平臺的狀況可以描述為“千網一面”。建站與關站并存的現象已經很普遍,所以必須要讓自己的平臺獨具個性。 本文是筆者根據最近幾年西部電商發展統計數據所寫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到各位企業家能在農村電商投資領域少走一些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