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gseq8"><nav id="gseq8"></nav></dl>
<samp id="gseq8"><tbody id="gseq8"></tbody></samp><code id="gseq8"><tr id="gseq8"></tr></code>
  • <button id="gseq8"><input id="gseq8"></input></button>
    <tfoot id="gseq8"></tfoot>
  • 西咸城事

    所屬分類: 論壇 西咸城事

    本版主題: 7880

    今日更新: 0

    咸陽新聞,西咸新聞、咸陽要聞、西咸要聞、今日咸陽、今日西咸、城市動態發布。
    發布新主題

    秦創原是啥?跟咸陽有啥關系?

    0 / 133662
         

    簽到天數: 8 天

    連續簽到: 1 天

    [LV.3]偶爾看看II

    6977

    主題

    1654

    回帖

    5萬

    積分

    超級管理員

    積分
    54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1-6-17 17:15:3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秦創原頻頻出現在咸陽人的視野中
    秦創原到底是什么?
    跟咸陽有什么關系?
    能為咸陽帶來什么?
    一起來看看!

    01
    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在高新舉行
    6月16日下午,由省科技廳、咸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市科技局、咸陽高新區管委會承辦的秦創原(咸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活動在咸陽高新區舉行。


    衛華在致辭中說,咸陽強化使命擔當和機遇意識,以高新區為核心區,全域積極參與;建設西部(咸陽)科技創業灣搭建平臺,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科技成果轉化種子資金,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企業,做強科技產業。

    下一步,將全力服務保障今天簽約的科技成果轉化合作項目,讓項目早落地、產生更大效益;將進一步探索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的有效實現形式,持續加大科技企業引進培育力度,持續加強創新生態建設,努力把科教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據悉,本次活動分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融資項目路演及科技成果項目推介兩部分?;顒又?,共簽訂項目10個,涉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4大領域。

    02
    咸陽是秦創原的核心區、建設者、受益者
    此前,市委書記楊長亞主持召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咸陽協同發展座談會并講話。

    他指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是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平臺,咸陽作為核心區,既是建設者,也是受益者。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會精神,以建設者、示范者的姿態,全面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主動作為、聚力創新,加快新時代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

    03秦創原到底是什么?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設在西部創新港和西咸新區,實質上是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總平臺,是陜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特區”。簡言之,這是一個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通過聚集并轉化地市、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創新優勢,形成發展優勢。


    秦創原帶有共享、開放、綜合等性質,是一個具備平等、擇優特征的市場化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方資源通過彼此高效結合,實現持續發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共性技術研發突破、校地企協同合作、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政產研深度融合。

    其目標是建設成為立體聯動“孵化器”、科技成果產業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

    秦創原在產業承載、“兩鏈”融合、人才聚集等方面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

    產業承載

    以西部科技創新港一期為核心,協同西咸新區能源金貿區、灃東新城科技統籌示范區、灃西新城西部云谷、涇河新城科技創新區、咸陽高新區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強人才和機制建設為抓手,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著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到2023年,引進培育科技型企業2000家,科技企業總估值300億元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00億元。

    “兩鏈”融合

    突出“兩鏈”融合,找準產業鏈“痛點”,找準創新鏈“堵點”,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類主體和人才積極性,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形成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良性互動、融通發展、閉環生態。
    到2023年,建成“雙創”服務平臺30個以上,創新基金規模超100億元,專業機構和人才隊伍更加完備,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標志性創新模式。

    人才聚集

    打造“三支隊伍”,即科技經紀人隊伍、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新雙創”隊伍,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人才保障。到2023年,在重點領域建設50個以上創新聯合體、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及其他新型研發機構,攻克一批支撐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04
    為什么要建立秦創原?
    多年來,陜西常以“科教大省”、“創新綜合實力雄厚”等形象出現。“十三五”時期,中科院就有40余個研究所在陜西開展科研或成果轉化合作,為陜西帶來680多億經濟效益。但科技成果實現本地轉化,是陜西科技發展的薄弱項。


    以規模以上企業中有研發經費支出占比來看,“十三五”期間僅有18%左右。有數據顯示,2019年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營收比例僅1.2%。

    以技術市場成交額來看,2010至2019年期間,全國60%以上的技術市場成交額落地在長三角、珠三角這兩大區域,落地本地的不足40%。

    陜西如何從科技人才的大省轉化成為科技人才的強?。吭趺窗芽萍汲晒D化成效益?迫在眉睫!

    專注科技創新理論與政策研究的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張勝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的三點建議:一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輕資產”學科建設,推動“重資產”學科“輕量化發展”,提高對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的投資占比;二是通過開放市場準入、鼓勵創新創業等方式做大本地民營經濟體量,促進技術吸收;三是引進頂尖創業人才(團隊),培育本地的頭部企業。

    以此觀察,秦創原在突破陜西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瓶頸方面的意義和使命更為重大。
    相信未來,秦創原的成長和發展,將很好的帶動咸陽的高質量發展。





    高級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广宁县| 昆山市| 宜昌市| 景谷| 定南县| 普洱| 股票| 古蔺县| 天等县| 新乡县| 兴国县| 高邮市| 丘北县| 和田县| 汉寿县| 连南| 石楼县| 锦州市| 大冶市| 襄汾县| 大同市| 方正县| 偃师市| 高唐县| 海宁市| 博乐市| 申扎县| 梁山县| 红桥区| 金堂县| 定远县| 巫山县| 平谷区| 武平县| 吉安县| 禄丰县| 北碚区| 小金县| 凤冈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