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gseq8"><nav id="gseq8"></nav></dl>
<samp id="gseq8"><tbody id="gseq8"></tbody></samp><code id="gseq8"><tr id="gseq8"></tr></code>
  • <button id="gseq8"><input id="gseq8"></input></button>
    <tfoot id="gseq8"></tfoot>
  • 市民交流

    所屬分類: 論壇 市民交流

    本版主題: 46176

    今日更新: 0

    投訴爆料、建言獻策、城市建設、交通發展、經濟文化、求助互助、咸陽論壇。
    發布新主題

    細思極恐,網曝智聯招聘將15.5萬條簡歷出售!有你的嗎?

    2 / 10202

    該用戶從未簽到

    64

    主題

    286

    回帖

    478

    積分

    三級

    積分
    4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6-6 10:41:0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想必大家都有過在網上投簡歷的經歷,因為方便快捷而且高效,所以備受求職者喜愛。
    在網上投的簡歷也是各方面信息都填,就連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什么的也都有。就拿我來說我也在網上投過簡歷。但是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有人把你的信息都賣了?
    每份價格不到3元,智聯招聘15.5萬條簡歷就這么被賣了?

    “一般官網報價為50元一條的簡歷,我們出賣的價格為2元至2.5元一條。”6月2日,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被告人申某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智聯招聘的大客戶部銷售,申某利用智聯招聘網站系統漏洞,于2016年3月至10月間,在智聯招聘的客服李某幫助下,將該網站15.5萬余條個人簡歷廉價賣給北京某科技公司的人事經理余某。該案于2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 
    利用系統漏洞私售個人簡歷信息 
    據智聯招聘負責人介紹,按照公司的正常流程,銷售人員去找有招聘需求的公司,雙方簽署服務合同,對方繳納服務費用后,公司會提供網站簡歷庫下載的用戶名和初始密碼給對方,對方在已開通的權限內對簡歷庫的個人簡歷進行下載。 
    申某告訴記者,在做銷售期間,業績壓力很大,如果完不成業績獎金就泡湯,經常有人私下問他能不能將簡歷便宜出售。  
    “2016年3月,我發現公司的程序有漏洞,于是便以乙公司的名義發起轉移合同的郵件,李某在后臺回復郵件確認,之后運營部門逐層審批,我截取郵件審批結果截圖上傳公司系統,轉移合同便生效,系統會生成一個用戶名和密碼。”申某告訴記者,他將這個包含數份簡歷的賬戶密碼私下銷售給客戶獲利。
    李某幫申某確認郵件的過程中,簡歷數量最多的一次就達1萬多份。“前期大約一周一次,后期幾乎每天都有。”李某坦承,“由于磨不開面子,加上自己也想從中掙點錢,”就同意了。 
    申某每次獲取簡歷后會通過微信紅包付給李某200元。“李某覺得錢少,我答應每1000份簡歷給他200元。”申某表示,自己一共掙了將近50萬元,給李某的好處費差不多接近4萬元。 
    該案由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申某、李某、余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于2017年1月19日向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認為,被告人申某、李某違反國家規定,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被告人余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三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被告人李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應當從輕處罰。 
    該案未當庭宣判。  
    批量信息缺口催生牟利賣方市場 
    “我真沒想到自己會觸犯刑法,還請法官從寬處理。”“80后”、具有本科學歷的被告人申某在庭審現場作最后陳述時非常后悔。 
    據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案件中,信息提供者通常為“內鬼”或“黑客”,不少高學歷者也因錯誤認識走上了犯罪之路。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刑事訴訟部主任張立文接受采訪時表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多發、高發,一方面,貸款、保險、房屋銷售等從業人員由于業務開拓,具有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的需求缺口;另一方面,銀行、部分商家擁有公民個人信息資源,但內部管理規定缺失或相對不完善,給個別人員可乘之機。 
    “公民保護意識不強,在生活中大量填錄個人基本信息,同時,不少商家采取贈送小禮品、免費服務等手段免費獲得公民個人信息。”該案公訴人、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石曉瓊認為,這些都是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的渠道。 
    批量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很容易衍生出有牟利意圖和動機的賣方市場。“依賴于現有網絡大數據技術條件提供的便利,獲得公民個人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技術優化手段對信息過濾、歸類,然后以獲利為目的地實施廣告投放,也不排除借助所獲得的公民信息實施各類詐騙、網絡盜竊等刑事犯罪行為,給公民個人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不當困擾,甚至導致財產損失或者人身傷害。”北京蘭臺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唐烈文分析道。 
    依法保護個人信息刻不容緩 
    就在該案開庭審理前一天,即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正式施行。《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將入罪。《解釋》對公民個人信息的類型進行了區分,相應設置了50條、500條、5000條的入罪標準,侵犯數量達入罪標準10倍以上的,即屬“情節特別嚴重”,可能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隨著新司法解釋的頒布施行,公檢法機關應加大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打擊力度,提高電子取證能力,切實保障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石曉瓊表示。 
    唐烈文認為,兩高出臺司法解釋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強化公民信息形成、保管單位的法律責任,將促使其加強技術措施投入,讓犯罪分子無漏洞可鉆。 
    同樣于6月1日生效的網絡安全法,首次在法律層面規定了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原則。該法明確指出,收集適用信息應經用戶明示同意,不得收集無關信息,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個人信息。 
    “司法機關應持續保持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高壓態勢,政府部門應建立多位一體的綜合治理機制,通過多種渠道開展保護公民信息的教育。”張立文接受采訪時建議。

    該用戶從未簽到

    61

    主題

    247

    回帖

    416

    積分

    三級

    積分
    416
    沙發
    發表于 2017-6-6 10:54:05 | 只看該作者
    近一年的時間,國內6.88億網民因垃圾短信、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估算達915億元。所以這個真的必須得重視,販賣個人信息的必須嚴懲不貸!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64

    主題

    286

    回帖

    478

    積分

    三級

    積分
    478
    地板
     樓主| 發表于 2017-6-6 10:55:47 | 只看該作者
    愛瘋6 發表于 17-6-6 10:54
    近一年的時間,國內6.88億網民因垃圾短信、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估算達915億元。所以這 ...

    必須嚴懲不貸!絕不能輕饒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绥江县| 宜兰市| 治多县| 隆化县| 西畴县| 浠水县| 庄浪县| 依安县| 尉犁县| 囊谦县| 徐州市| 江安县| 前郭尔| 淮南市| 虹口区| 祥云县| 建瓯市| 江西省| 顺昌县| 正镶白旗| 定日县| 长兴县| 拉萨市| 靖州| 武义县| 达孜县| 台安县| 康乐县| 安塞县| 宁陕县| 朝阳县| 平江县| 科技| 阳春市| 玛沁县| 晴隆县| 乌鲁木齐市| 麻阳| 福泉市| 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