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腦性癱瘓新農合報銷比例統一為70%、
一級醫療機構農村參合貧困人口住院不設起付線……
為努力解決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咸陽市衛生計生局與咸陽市扶貧辦聯合首次出臺《咸陽市健康扶貧實施方案》。
到2020年,實現因病致貧人群全部如期脫貧等三大目標。
640.webp (1).jpg (120.01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23 14:49 上傳
農村低保對象年度參合個人繳費由財政定額承擔
據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制度覆蓋所有貧困人口。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年度參合個人繳費按照全省新農合參合個人繳費標準由財政全額資助。農村低保對象年度參合個人繳費由財政部門定額承擔。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統籌覆蓋所有貧困縣。農村參合貧困人口門診統籌中一般診療費由新農合全額報銷,取消個人負擔部分。農村貧困人口新農合門診統籌在鄉村兩級醫療機構門診報銷比例,在現有報銷比例的基礎上再提高5個百分點。
各縣市區一級醫療機構農村參合貧困人口住院不設起付線,合規費用全額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全市各級各類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對于符合分級診療規范、按照新農合技術轉診要求規范執行的農村參合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在現有報銷比例基礎上均提高5個百分點。
此外,提高農村參合貧困人口中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封頂線,提高標準為現有封頂線的20%。對于農村參合貧困人口新農合基本報銷完成后,符合新農合大病保險的,進入大病保險范圍。大病保險起付線在現有起付線基礎上下降50%執行,并適當調整提高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升貧困人口大病保險保障水平。
各縣市區當年新農合統籌基金結余超過當年統籌基金15%(含風險基金),歷年統籌基金結余超過當年統籌基金25%的情況下,在制定新農合二次補償政策時,要優先考慮向農村貧困人口傾斜。
小兒腦性癱瘓納入新農合門診特殊慢病管理范圍
記者了解到,農村參合貧困殘疾人新農合報銷范圍也將擴大。擴大納入基本醫療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在已有運動療法等9項殘疾人康復項目基礎上,將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康復項目納入農村參合貧困殘疾人新農合基本報銷范圍。
放寬農村健康扶貧對象中的殘疾兒童(14周歲以下)住院轉診條件。首次住院轉診需按照分級診療要求和規范執行,后續治療和康復治療只需要在當地合療經辦中心備案即可。
同時,將小兒腦性癱瘓納入新農合門診特殊慢病管理范圍。小兒腦性癱瘓新農合報銷比例統一為70%,36個月以內(含36個月)年度補助限額為14400元,36個月至60個月(含60個月)年度補助限額為7200元。
不僅如此,各縣市區縣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設立“一站式”醫保經辦窗口,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社會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市級三級醫院及彩虹醫院均設立“一站式”醫保經辦窗口,一體辦公,即時結算。同時,推進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付費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貧困人口大病分類救治。對于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白內障等一次性能治愈的疾病,集中力量進行治療。對于結核病、艾滋病、肝炎等,需要維持治療的,安排在市縣定點醫院治療。需要長期治療和健康管理的疾病,確定定點醫院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治療和健康管理。
到2020年縣級醫院服務能力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水平
按照咸陽市委、市政府“兩年脫貧攻堅,三年鞏固提高”的脫貧整體工作部署,實施11項31條措施,到2020年實現三大目標。因病致貧人群全部如期脫貧。貧困地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和保障,個人就醫費用負擔大幅減輕。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縣鎮(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縣級醫院服務能力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水平,實現小病在村鎮,大病不出縣,90%的病人在縣域內就診。
此外,貧困地區群眾健康水平整體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促進工作全面加強,重大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婦女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群眾自我保健能力明顯提升;人均期望壽命逐步提高,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等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