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一年,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成為了中國金融改革的兩個重要支點。
相比較于國際金融,中國的金融結構比較落后和傳統,而在整個中國金融資產的結構中,銀行類金融資產所占到的比例非常高,而且近年來還在不斷提高這個比例,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降,這種金融資產結構占比存在著潛藏的危機。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表示,由于中國負債率高,導致了中國經濟杠桿率非常高,在這種環境下,實體經濟區產能化、宏觀經濟區杠桿化成了目前中國金融改革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改革的重要任務。 人民幣國際化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迫切的希望,現在也成了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務,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人民幣國際化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只有在健康透明、結構合理的國際資本市場情況下,人民幣才能更好的推行。 如今中國經濟進入了供給側改革階段,而金融制度改革是經濟改革的一個重要層面,實行金融改革刻不容緩,在過去的2015年,中國經濟異常波動很大,在新的一年里,建立一個能夠有效應對股市危機的制度或是由針對性的進行制度改革。對于中國金融甚至于經濟來說,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